当前位置: 主页 > 媒体报道 >

秋季如何科学进补?调养脾胃遵循五个原则

  • 李小平中医门诊部官网
  • 2021-08-21
  • 点击: 0

“夏损益,秋进补”,秋天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。入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人们食欲好转,开始进补一些高能量的食物,补充一下夏季丢失的营养。那么,秋季应该如何科学进补呢?

 

秋膘该不该贴?你适合吗?

入秋后,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,但并非人人都需要。通常来说,体重超过正常范围,即体重指数(BMI)的数值大于24的普通人群,不需要额外贴秋膘。体重指数(BMI)的数值小于18.5,不论季节变换,都要考虑补充营养。体重指数(BMI)的数值在18.5到24之间的人群,则需要根据近期的食欲状态、进食量及体重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贴秋膘。如夏季食欲减退明显,进食量下降较多或体重减轻较快者,可适当贴一贴秋膘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短期体重变化明显或者食欲、进食量变化明显的话,应及时就医检查,排除疾病的可能。患有慢性病的人群,最好在营养科医师的指导下,合理地贴秋膘。

此外,贴秋膘更适合于虚证人群。一些营养过剩人群,如肥胖、代谢综合征、2型糖尿病等患者,如盲目进补,可能会加重原发病。

秋季进补选哪肉类?

畜肉类

主要是指猪、牛、羊、驴、鹿、兔等牲畜的肌肉,这类食物主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营养素的分布因动物种类、年龄和肥瘦程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。通常建议进食瘦肉如瘦猪肉、瘦牛肉等,其中兔肉的脂肪含量较低,比较适合需要控制能量、脂肪的人群食用。不推荐内脏作为贴秋膘的选择,因为动物内脏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,对健康不利,尤其是脑、脊髓、肝等内脏,进食量不宜过多。

禽肉类

主要是指鸡、鸭、鹅、鸽、鹤鹑、火鸡等禽类动物的肌肉,这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畜肉类似,但是脂肪含量相对较少,且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,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、易消化吸收。进食的时候尽量去皮食用。

鱼虾类

主要分为海水鱼虾和淡水鱼虾,其营养价值和畜禽肉类似,但具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根据其种类、年龄、肥瘦程度和捕获季节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。鱼类中所含的脂肪大多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。进食鱼类时需注意,一些海水鱼中含有硫胺素酶和催化硫胺素降解的酶,大量生食可能会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,因此,最好加热后食用。

烹调肉类有讲究

肉类食物的烹调方式也有讲究,多蒸煮、少烤炸是最基本的原则。同时有研究显示,摄入过多的烟熏肉可增加胃癌、食管癌的发病风险,所以尽量避免烟熏的方式。

进补前先调理脾胃

进补要循序渐进。经历了炎热的夏季,人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,特别是体虚者。如此时大量进补,身体难以消化吸收。因此,进补前,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,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,调理脾胃功能。要选择合适的食材,鱼、动物瘦肉、禽蛋,山yao、红枣、莲藕等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。yao食兼优的菱角、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。

调养脾胃遵循哪些原则

入秋后,天气早晚较凉,身体一旦受到冷空气的刺激,容易导致胃肠收缩、痉挛,引起胃痉挛、胃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疾病。此时调养脾胃,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,也是冬季贮存体能、积蓄能量的需要。可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:

1、饮食作息规律

在干燥的秋天,身体的水分特别容易蒸发。身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,血管会较脆弱。对于胃溃疡、胃下垂、胃出血等患者来说,要特别注意饮食、作息的规律性,以免加重胃部负担,导致病情恶化。

2、以淡补为主

与肉食相比,叶类、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。清淡食物如茄子、鲜藕、绿豆芽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瓜等都可清暑化湿。

3、吃祛湿热的yao膳

脾胃虚弱者适当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yao膳,对身体大有裨益。

4、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

茯苓、英实、山yao、豇豆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。立秋后早晨喝碗粥,既可泻秋凉,又能防秋燥。

5、少吃消暑水果

俗话说“秋瓜坏肚”。立秋后大量生食瓜果会损伤脾阳而导致出现腹泻等脾胃疾患。因此,应慎食瓜类水果,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。

QQ咨询 在线咨询 就诊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