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利尿消炎丸 > 前列腺炎 >

前列腺炎导致剧烈且持续的骨盆区域疼痛,中医如何缓解?

  • 小编
  • 2025-10-22
  • 点击: 0

慢性前列腺炎最让患者痛苦的症状之一,就是骨盆区域的疼痛。这种疼痛可能出现在会阴部、下腹部、腰骶部、大腿根部,甚至放射到睾丸和阴茎。疼痛的性质多样,有的像针刺,有的是坠胀感,有的则是隐隐作痛,而且往往持续不断,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。


西医治疗主要依靠止痛药和α受体阻滞剂,但长期使用止痛药副作用明显,而且治标不治本。中医从气血运行、经络疏通的角度切入,不仅能缓解疼痛,还能从根本上改善前列腺的病理状态,减少疼痛复发。



中医如何辨别疼痛类型?

中医治疗讲究"辨证论治",不同类型的疼痛,治疗方法截然不同。


气滞血瘀型疼痛

这是最常见的类型。疼痛特点是刺痛或胀痛,痛处固定不移,会阴部有明显的坠胀感。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重,活动后稍有缓解。患者常伴有心情烦躁、易怒,大便不畅。


舌象上看,舌质暗或有瘀斑,舌下静脉曲张,脉象多为弦脉或涩脉。


这类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,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局部气血瘀滞,腺体变硬,就像河道淤塞,水流不畅。


湿热下注型疼痛

疼痛伴有灼热感,会阴部或下腹部胀痛,小便时疼痛加重,尿道有灼热刺痛感。患者多有口苦、口臭,大便粘滞不爽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象滑数。


这类患者往往有喝酒、吃辛辣食物的习惯,或者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中。湿热之邪蕴结下焦,阻滞气机,不通则痛。


寒湿凝滞型疼痛

疼痛呈冷痛或隐痛,遇冷加重,得温则舒。会阴部、小腹、腰骶部冷痛,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阴雨天明显。患者怕冷,手脚不温,小便清长。舌质淡,苔白,脉象沉迟。


这类患者体质偏寒,或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,寒湿之邪侵袭,凝滞经脉,血行不畅而痛。


肾虚型疼痛

腰骶部酸痛为主,隐隐作痛,缠绵不愈。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稍缓解。伴有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、头晕耳鸣。舌质淡或暗,脉象沉细无力。


这类患者多见于病程长、年龄较大或房劳过度者。肾气亏虚,无力推动气血运行,经脉失养而痛。


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

气滞血瘀型的疏通法

核心方剂:血府逐瘀汤加减


桃仁12克、红花9克、当归12克、生地12克、川芎10克、赤芍12克、柴胡10克、枳壳10克、桔梗6克、牛膝12克、甘草6克。


这个方子是清代王清任创制的名方,专治气滞血瘀证。方中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赤芍活血化瘀;柴胡、枳壳疏肝理气;牛膝引药下行,直达病所。


如果会阴部疼痛明显,加元胡15克、川楝子10克行气止痛;腰骶部疼痛加杜仲15克、续断12克;睾丸胀痛加荔枝核10克、橘核10克。


配合针灸疗法


针刺选穴:中极、关元、次髎、三阴交、太冲、血海


这些穴位配伍能够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、通经止痛。中极和关元是局部取穴,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;次髎是八髎穴之一,能疏通盆腔气血;太冲是肝经要穴,疏肝解郁;血海活血化瘀。


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,留针30分钟,每日或隔日一次。很多患者反映针灸后疼痛立即减轻,坚持治疗效果更为明显。


湿热下注型的清利法

核心方剂:龙胆泻肝汤加减


龙胆草6克、栀子10克、黄芩10克、柴胡10克、生地15克、车前子15克、泽泻12克、木通6克、当归10克、甘草6克。


这个方子清肝胆湿热,利水通淋。龙胆草、栀子、黄芩清热泻火;车前子、泽泻、木通清热利湿;当归、生地养血和血。


如果小便灼热刺痛明显,加白茅根20克、滑石15克;会阴部灼痛加苦参12克、黄柏10克;大便干结加生大黄6克(后下)。


坐浴疗法配合


药物组成:苦参30克、黄柏20克、蛇床子20克、花椒10克、威灵仙15克


将药物煎煮30分钟,药液温度调至40-45度,坐浴20分钟,每日1-2次。坐浴能直接作用于局部,清热除湿,改善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。


寒湿凝滞型的温通法

核心方剂:少腹逐瘀汤加减


小茴香6克、干姜6克、延胡索10克、没药10克、当归12克、川芎10克、官桂6克、赤芍12克、蒲黄10克、五灵脂10克。


这个方子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。小茴香、干姜、官桂温经散寒;延胡索、没药、蒲黄、五灵脂活血止痛。


腰骶冷痛明显加巴戟天12克、仙茅10克、肉桂6克;下腹冷痛加吴茱萸6克、乌药10克。


艾灸温通


选穴:关元、中极、肾俞、次髎、三阴交


使用温和灸或隔姜灸,每穴灸15-20分钟,以局部温热舒适、皮肤潮红为度。艾灸能温经散寒,通络止痛,对寒湿型疼痛效果尤其好。


有患者反映,艾灸后会阴部像有暖流通过,原本僵硬冰冷的感觉明显改善,疼痛也随之减轻。


肾虚型的补益法

核心方剂:济生肾气丸加减


熟地20克、山药15克、山萸肉12克、茯苓15克、泽泻10克、丹皮10克、桂枝6克、附子6克(先煎)、牛膝12克、车前子15克。


这个方子温补肾阳,化气行水。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桂枝、附子温肾阳,牛膝、车前子利水通淋。


腰膝酸软明显加杜仲15克、续断12克、桑寄生15克;夜尿多加益智仁10克、桑螵蛸10克。


食疗调补


推荐核桃仁黑芝麻糊:核桃仁30克、黑芝麻30克、枸杞子15克,打成粉,每日冲服。能补肾填精,强健腰膝。


临床上,利尿消炎丸对多种类型的前列腺炎疼痛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,它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清热利湿,适合长期调理。


日常缓解疼痛的实用方法


盆底肌放松训练

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盆底肌往往处于痉挛状态,学会放松盆底肌能有效缓解疼痛。


训练方法:


平躺或坐位,全身放松


深吸气时收缩盆底肌肉(像憋尿的感觉),保持5秒


缓慢呼气,完全放松盆底肌肉


重复10-15次,每日做3-4组


关键在于"放松"阶段,要充分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。坚持训练能改善盆底肌功能,减少疼痛发作。


热敷疗法

准备一个热水袋或电热垫,温度控制在40-45度,热敷会阴部或下腹部,每次20-30分钟,每日2-3次。


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放松肌肉,缓解疼痛。需要注意的是,急性炎症期或睾丸疼痛明显时不宜热敷。


避免久坐

久坐是加重骨盆疼痛的重要因素。建议每坐40-50分钟就起身活动5-10分钟,可以做做提肛运动、踮脚尖、扭扭腰。


办公族可以使用有凹槽的坐垫,减少对会阴部的压迫。开车时也要注意,每隔1-2小时下车休息一下。


适度运动

推荐慢跑、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运动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增强体质,帮助炎症吸收。


避免剧烈运动和骑自行车、骑马等对会阴部压迫较大的活动。


心理调节

慢性疼痛容易引发焦虑、抑郁情绪,而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疼痛感受,形成恶性循环。


建议通过冥想、深呼吸、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。如果焦虑严重,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。中医认为"肝主疏泄",情志舒畅,气机才能调畅,疼痛也会减轻。


治疗周期与预期效果

骨盆疼痛的缓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要期待立竿见影。一般来说:

1-2周:部分患者疼痛强度开始下降,从剧痛变为隐痛

1-2个月:疼痛频率明显减少,疼痛范围缩小

3-6个月:症状基本控制,偶有轻微不适


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波动,劳累、受凉、情绪波动时疼痛可能加重,这是正常现象,不要灰心。只要坚持规范治疗,配合生活调理,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。


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骨盆疼痛虽然顽固,但并非无法治愈。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内服外治结合,配合生活调理,能够有效缓解疼痛,改善生活质量。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,保持耐心和信心,与医生密切配合,相信一定能战胜疾病。

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就诊地图